时区:Asia/Shanghai
F4 |
研究生论坛分会场四@5月23日晚研究生论坛2025年05月23日 19:00~21:00
时刻表 V3 发布时间:2025-05-22 00:56:2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19:00 | 19:08 | 8 | 45 |
滑坡涌浪预测研究:考虑河流弯曲率的经验模型余文君 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
|
19:08 | 19:16 | 8 | 48 |
不同流路宽度比例的S形植物坝对泥石流的调控效益张桢 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19:16 | 19:24 | 8 | 120 |
植被及固-液-气三相耦合作用下的降雨入渗分析元志镕 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学
|
19:24 | 19:32 | 8 | 108 |
黄土水平管道冲刷潜蚀动力演化进程及模型研究张卜平/长安大学
|
19:32 | 19:40 | 8 | 242 |
城口断裂带多期构造变形及其对滑坡的影响特征研究赵文博/重庆交通大学
|
19:40 | 19:48 | 8 | 29 |
防护桥墩的钢护筒结构抗泥石流冲击性能研究张号 在读研究生/贵州大学
|
19:48 | 19:56 | 8 | 20 |
模拟漫顶溃坝的双层SPH模型研究张嘉诚 在读研究生/石家庄铁道大学
|
19:56 | 20:04 | 8 | 243 |
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的渐进变形机理:长期野外监测与数值研究张可盈/三峡大学
|
20:04 | 20:12 | 8 | 15 |
基于SFM算法和深度学习的地质灾害颗粒级配智能分析技术张汶雯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20:12 | 20:20 | 8 | 244 |
三峡库区巴东组大型岩质滑坡成因机理及防治措施张子盼/三峡大学/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20:20 | 20:28 | 8 | 18 |
基于确定性耦合物理模型的小流域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动态危险性评价赵晨澄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0:28 | 20:36 | 8 | 113 |
落石冲击下加筋土拦石墙的动力响应研究朱海波 学生/重庆大学
|
20:36 | 20:44 | 8 | 1 |
多重地质灾害影响下高山峡谷区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谷瑞丽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
|
20:44 | 20:52 | 8 | 90 |
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演变与多尺度驱动机制分析庄永在 学生/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
20:52 | 21:00 | 8 | 245 |
西南泥石流活动区地貌与植被特征对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研究魏昌莲/云南大学
|
21:00 | 21:08 | 8 | 246 |
面向灾致滑移防控的高陡边坡抗灾韧性提升技术与装置钟轲/重庆交通大学
|
21:08 | 21:16 | 8 | 16 |
泥石流过流面磨蚀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周子意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
|
21:16 | 21:24 | 8 | 142 |
金沙江上游泥石流活动历史记录与趋势分析孙聿卿 在读博士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1:24 | 21:32 | 8 | 247 |
基于优化的反馈式神经网络与RAMMS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徐鑫龙/重庆三峡学院
|
F2 |
研究生论坛分会场二@5月23日晚研究生论坛2025年05月23日 19:00~21:00
时刻表 V3 发布时间:2025-05-22 00:56:2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19:00 | 19:08 | 8 | 78 |
基于双极值模糊集的中老铁路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以景洪段为例靳婷婷 学生/云南师范大学
|
19:08 | 19:16 | 8 | 22 |
泥石流分流工程与乔木林措施调控减灾作用研究陶紫琴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19:16 | 19:24 | 8 | 102 |
降雨条件下国家输电线路保护区滑坡危险性时空预测金必晶 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9:24 | 19:32 | 8 | 232 |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结构面隙宽分形表征与各向异性研究金柯/重庆交通大学
|
19:32 | 19:40 | 8 | 127 |
川藏沿线坡面型泥石流起动模型试验研究李哲丞/长安大学
|
19:40 | 19:48 | 8 | 119 |
基于先验模型负采样的泥石流易发性混合优化随机森林解释模型李佳逸 硕士研究生/重庆大学
|
19:48 | 19:56 | 8 | 81 |
跨沟桥梁过流约束下的泥石流动力过程调控优化研究梁滨淇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
|
19:56 | 20:04 | 8 | 105 |
下伏溶洞影响下隧道围岩失稳致灾机制可视化模型试验研究李昭捷 研究生/海南大学
|
20:04 | 20:12 | 8 | 233 |
随机斜坡失稳影响范围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李玉杰/重庆大学
|
20:12 | 20:20 | 8 | 25 |
含冰量和底床湿度对冰崩泥石流侵蚀特性的影响李向宁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0:20 | 20:28 | 8 | 93 |
基于立体特征匹配的点云序列滑坡监测刘畅洋 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28 | 20:36 | 8 | 83 |
基于动力过程的云南福贡县城群发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刘方春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
|
20:36 | 20:44 | 8 | 234 |
基于PCA-MIV混合模型的土质边坡可靠度分析刘鑫松/重庆交通大学
|
20:44 | 20:52 | 8 | 17 |
埋藏冰对冰碛坝溃决过程影响的规律性研究—实验初探牟芸莹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0:52 | 21:00 | 8 | 130 |
火山泥石流对火山沉积物的侵蚀过程:来自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见解吕江峰 无/吉林大学
|
21:00 | 21:08 | 8 | 74 |
泥石流作用下村镇建筑的遮掩效应研究李丹丹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1:08 | 21:16 | 8 | 47 |
高山峡谷区水库蓄水诱发地质灾害动态演化规律及易发性评价——以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库区为例彭寒磊 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
|
21:16 | 21:24 | 8 | 235 |
山洪泥石流起动源区视觉智能预警技术研究侯合意/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F3 |
研究生论坛分会场三@5月23日晚研究生论坛2025年05月23日 19:00~21:00
时刻表 V3 发布时间:2025-05-22 00:56:2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19:00 | 19:08 | 8 | 23 |
溃口自适应的堰塞湖控流方法实验研究阮合春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19:08 | 19:16 | 8 | 60 |
基于离散元的节理岩体尺寸效应及参数取值研究瑞曾 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
|
19:16 | 19:24 | 8 | 123 |
基于物理约束-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挪威海相黏土参数空间分布研究WuHongtao 无/Chongqing University
|
19:24 | 19:32 | 8 | 86 |
联合环境相似性和BP神经网络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王瑞亭 学生/云南师范大学
|
19:32 | 19:40 | 8 | 56 |
不同降雨条件下滑坡灾害评估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和决策机制颜方毅 学生/重庆大学
|
19:40 | 19:48 | 8 | 236 |
泥石流冲击桥墩动力响应研究及防灾减灾策略梁建军/长安大学
|
19:48 | 19:56 | 8 | 237 |
考虑库水升降和滑带弱化作用的岸坡启滑机制谭宣芳/重庆交通大学
|
19:56 | 20:04 | 8 | 19 |
基于FLOW-3D颗粒流模型的尾矿库溃坝数值模拟研究刘银 研究生/石家庄铁道大学
|
20:04 | 20:12 | 8 | 14 |
基于量纲分析的泥石流过流面磨蚀量预测研究万方凯 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
|
20:12 | 20:20 | 8 | 30 |
中喜马拉雅吉隆河大型滑坡筑坝后形成的表生峡谷舒轶凡 无/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0:20 | 20:28 | 8 | 57 |
基于间谍技术的集成学习模型泥石流易发性研究——以岷江上游流域为例陈宇涛 学生/西华大学
|
20:28 | 20:36 | 8 | 85 |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小湾水库-澜沧江段库岸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洪文玉 学生/云南师范大学
|
20:36 | 20:44 | 8 | 238 |
基于纵向导波的长期服役锚杆径向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汤德颖/重庆交通大学
|
20:44 | 20:52 | 8 | 101 |
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高流动性特征与孔压演化规律研究王睿珺 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
|
20:52 | 21:00 | 8 | 6 |
纳米硅基复合材料加固沙土的抗蚀性王云杰 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
|
21:00 | 21:08 | 8 | 239 |
水冰相变作用下危岩主控结构面扩展及断裂分析谢明君/重庆交通大学
|
21:08 | 21:16 | 8 | 89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滨海城市地面沉降城市地质灾害剖析——以珠海市为例孙慧敏 在读博士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1:16 | 21:24 | 8 | 240 |
金沙江白格滑坡微震监测马浩程/西南石油大学
|
21:24 | 21:32 | 8 | 241 |
探索将 TRIGRS 物理模型引入机器学习模型对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易发性评估的影响梁思羽/重庆三峡学院
|
F1 |
研究生论坛分会场一@5月23日晚研究生论坛2025年05月23日 19:00~21:00
时刻表 V3 发布时间:2025-05-22 00:56:2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19:00 | 19:08 | 8 | 208 |
基于DDA水-力耦合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岩体破坏特征研究蔡波/重庆交通大学
|
19:08 | 19:16 | 8 | 21 |
雨季土壤侵蚀时空分异及韧性减灾风险评估:以岷江泥石流沟为例王辰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19:16 | 19:24 | 8 | 99 |
定性和定量评估滑坡敏感性模型鲁棒性:采用ZOO攻击和定量指标廖明勇 none/重庆大学
|
19:24 | 19:32 | 8 | 114 |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InSAR形变区检测与分割对比研究范禄震/成都理工大学
|
19:32 | 19:40 | 8 | 87 |
联合ALOS-2 和 Sentinel-1的复杂山区潜在滑坡识别研究曹芮菡 学生/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
19:40 | 19:48 | 8 | 121 |
三峡库区消落带岩石裂隙劣化程度自动识别研究曾应淇/重庆大学
|
19:48 | 19:56 | 8 | 24 |
相对密实状态透明砂土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研究陈嘉成 硕士研究生/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19:56 | 20:04 | 8 | 104 |
颗粒破碎驱动地质材料的摩擦弱化与流动性演化机制研究高浩东 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
|
20:04 | 20:12 | 8 | 115 |
基于Spearman系数滤波与HNSW-DBSCAN聚类算法的滑坡隐患InSAR形变集中区自动识别研究何国庆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
|
20:12 | 20:20 | 8 | 222 |
基于CatBoost-SHAP模型的滑坡易发性建模及可解释性葛鑫/重庆交通大学
|
20:20 | 20:28 | 8 | 26 |
梯级拦砂坝组合模式对泥石流的逐级调控研究王金水 博士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0:28 | 20:36 | 8 | 84 |
耦合植被异常和SBAS-InSAR技术的潜在滑坡识别研究桂富羽/云南师范大学
|
20:36 | 20:44 | 8 | 96 |
降雨诱发型黄土流滑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朱佳豪/长安大学
|
20:44 | 20:52 | 8 | 52 |
不同开孔率拦挡坝对泥石流的物质和能量调控效果试验研究黄金燕 无/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
20:52 | 21:00 | 8 | 131 |
滇西红层边坡地震及地震-降雨耦合作用下动力破坏模式实验研究黄卫豪/西南石油大学
|
21:00 | 21:08 | 8 | 228 |
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和SBAS-InSAR的滑坡动态易发性制图胡琳媛/重庆交通大学
|
21:08 | 21:16 | 8 | 97 |
考虑InSAR地表形变的滑坡易发性评价负样本选取与结果优化秦佳松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
|
21:16 | 21:24 | 8 | 230 |
降雨影响下库区倾倒边坡滑移演化全过程分析苏超/上海交通大学
|
05月22日
2025
05月24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