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2025-02-21 20:03:37
垃圾处理过程生物气溶胶防控健康风险研究
生物气溶胶防控,垃圾处理过程,消毒效果,病原体,健康风险
摘要待审
蔡雪梅 / 广东工业大学
彭灵慧 / 广东工业大学
垃圾在收集、转运、压缩、焚烧、填埋等一系列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尽管采用了一些生物气溶胶的防控手段,但其消毒防控效果尚未明晰。因此,本研究通过采集垃圾处理过程中不同环节、不同消毒方法消毒前后的生物气溶胶样本,探究垃圾处理过程生物气溶胶防控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喷淋式、手持式和消毒车消毒后,生物气溶胶浓度出现反常升高情况,仅紫外消毒可实现约60%的消毒效率;冬季细菌浓度均高于夏季,真菌浓度(除手持式外)则相反;微生物消毒后颗粒尺寸<4.7μm在夏季占比减少,冬季占比增加。采用ADD和HQ评估其健康风险,发现生物气溶胶防控前后的健康风险均为冬季高于夏季,成年男性高于成年女性。总体而言,现有垃圾处理过程生物气溶胶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不适当的消毒措施增加了生物气溶胶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对垃圾处理过程降低从业人员生物气溶胶的暴露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3月21日

    2025

    03月23日

    2025

  • 03月19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健康研究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