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中过冲云顶的时空特征研究
编号:74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03 13:01:42 浏览: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本文基于葵花八号卫星的红外、水汽及臭氧通道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值线的过冲云顶(Overshooting tops, OTs)识别算法,通过对比GPM卫星观测的15dBZ与20dBZ最大云顶高度,对该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纹理算法,该算法对OTs误报率降低了55%,命中率达到81.90%,与地基雷达所估算的过冲云顶面积的相关系数达到0.91。基于该算法,对2016–2023年发生在西北太平洋(105°E–165°E, 0°N–40°N)热带气旋中的过冲云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时间分布上,热带气旋中过冲云顶的日变化呈单峰分布,凌晨时达到最高值,而中午至下午期间最少,这一趋势与热带气旋中闪电的日变化规律一致。在空间分布上,从热带气旋的内核到外雨带,过冲云顶的密度和高度均呈下降趋势;在快速增强(RI)阶段,热带气旋更倾向于在内核区域生成高度更高、面积更小的过冲云顶。该结果揭示了热带气旋快速增强阶段独特的过冲云顶分布特征,为深入理解台风增强机制提供了重要观测支撑。
稿件作者
徐文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祝宝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非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