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闪电成像阵列探测性能评估及应用结果
编号:74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03 13:00:11 浏览: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团队于2018年11月从美国新墨西哥矿业与技术学院引进了国内首个LMA系统,并架设在广东省广州市的中国气象局雷电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形成广东闪电成像阵列(GDLMA),站网精度评估及观测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Monte Carlo模拟,站网内的水平定位误差在18 m以内,垂直定位误差在50 m以内。网络外的定位误差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最长基线方向上垂直误差较小,而在垂直于最长基线方向上水平误差较小,在距离中心60 km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成像结果。(2)GDLMA与低频三维闪电定位系统MFLEDA的辐射源级别的对比结果表明,在闪电通道发展方向上VHF源更大比例位于LF源前方,展示了闪电通道发展过程中的小型反冲过程。(3)基于GDLMA,峰值电流绝对值>100 kA的强负地闪平均具有更大的发展面积,更长的持续时间,以及更多的回击数量,其中强混合闪的面积和持续时间最高。(4)基于GDLMA反演的雷暴云电荷结构,强负地闪雷暴的整体电荷结构特征为三极型,其上部正电荷区和主负电荷区的放电活性都较强,且具有相当的放电尺度,而下部正电荷区则较薄、尺度较小。当下部存在范围较大的正电荷区时,不利于强负地闪的发生,随着下部正电荷区强度和尺度减小,雷暴平均地闪强度逐渐增大。
稿件作者
张惠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