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温与大气污染叠加过程的边界层机制研究
编号:72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03 11:07:10 浏览: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华北地区高温和大气污染频发,二者的复合事件对区域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相关研究从化学转化和物理调控方面揭示了区域高温和大气污染同时发生的成因。相比之下,京津冀半封闭地形驱动高温-污染形成的边界层物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基于多源环境气象观测资料和三维空气质量模拟方法,从多尺度天气强迫的角度分析了2022年8月初京津冀地区发生的一次典型高温-污染复合过程。区域尺度上,副热带高压控制华北平原,带来大范围下沉和晴朗天气。华北地区700 hPa高度处呈东南至西北的气压梯度,诱发的西南暖平流增强了逆温结构,抑制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内温暖、潮湿的污染气团从将华北平原南部输送至京津冀地区,导致高温-污染过程。局地尺度上,山地-平原风环流的反复出现和边界层结构的昼夜演变促进边界层内热量和污染物的累积。由于太行山脉以及燕山的阻挡,热量、水汽和污染物被限制在有限控制内,进一步加剧高温-污染过程。这一研究结果提高对复合事件的认识,有利于气象、环保部门开展针对性的预报预警系统。
稿件作者
梁倩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缪育聪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