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热加热反馈对二级地形下游东移西南低涡增强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号:71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03 09:30:25 浏览: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夏季西南低涡的东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有重要影响。目前长江中游二阶地形影响下的潜热加热反馈对西南低涡持续东移的维持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文聚焦于揭示二阶地形与西南低涡持续东移的调控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潜热加热对东移西南低涡持续东移的反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西南低涡穿越二阶地形区时,低涡并非一直维持闭合的涡旋环流结构,具体而言就是低涡在迎风坡一侧经历了闭合涡旋环流分解的过程,之后在背风坡一侧经历了闭合涡旋环流重建的过程,并且该重建过程与潜热加热的反馈作用有密切联系。闭合涡旋环流重建(也是涡旋环流再增强)期间,局地降水过程具有显著的冷云降水微物理特征,该特征决定了潜热释放的在垂直分布上的构成具有“双峰”特征:在对流层低层水汽凝结成云水的相态转换过程中释放的潜热和在对流层中高层水汽冻结成云冰的相态转换过程中释放的潜热。之后从位涡理论的视角,研究发现潜热可促进位涡异常的产生,而位涡异常通过局地涡度扭转作用以及局地涡度的平流作用间接影响正“涡度塔”(总涡度收支分布)的维持。通过围绕上述两类相态转换过程的潜热敏感性试验研究发现,对流层低层水汽凝结成云水的相态转换过程中释放的潜热对正“涡度塔”的维持更加重要,即该相态转换过程对山脉下游东移西南低涡的再增强过程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二级地形,潜热加热,西南低涡,反馈机制
报告人
李超
副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李超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