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还是促进?环境身份冲突对涉及牺牲经济与心理利益的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编号:69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02 11:03:47 浏览: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环境身份和角色认同引导着人们的环保行为。然而环境身份认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之中,个体的环境身份更是时常面临挑战和冲突。为了深入探讨环境身份冲突对个体环保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招募了169名参与者,重点考察了环境身份冲突对三类亲环境行为(牺牲经济利益、牺牲心理利益、无利益相关)以及环境决策的影响。同时,研究还检验了温暖情绪、回避情绪、个人规范和社会规范在环境身份冲突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平行中介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当个体面临环境身份冲突时,其需要牺牲个人经济或心理利益的亲环境行为显著减少。例如,个体在冲突情境下更不愿意为环保支付额外费用或牺牲个人时间。然而,与利益无关的亲环境行为(如注重产品的环境标签)并未受到显著影响。此外,研究发现,无论个体的环境身份是否面临冲突,个体在环境决策时都往往倾向于优先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而非选择环保选项。
在机制分析方面,研究发现个人规范在环境身份冲突与亲环境行为之间起到了显著的平行中介作用。然而,温暖情绪、回避情绪和社会规范的平行中介效应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表明,在环境身份冲突的情境下,个体的环保行为更多受到内在的个人规范的驱动,而非情绪或社会压力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通过揭示环境身份冲突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为理解个体环保行为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环境政策制定和行为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境身份冲突,亲环境行为,碳排放任务,个人规范
报告人
徐瑶婧
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徐瑶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萍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