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对亚洲夏季风反气旋及其上对流层水汽的影响
编号:62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01 14:52:23 浏览: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1: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9] 专题1.9 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和物质交换 [S1-9] 专题1.9 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和物质交换

暂无文件

摘要
亚洲夏季风反气旋(ASMA)的变化因其会调控天气气候系统并深刻影响南亚与东亚污染物的垂直输送而备受学术界关注。本研究采用合成分析方法探讨夏季西太平洋(WP)和印度洋(IO)海表温度(SST)异常对ASMA及其上对流层水汽影响的差异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夏季WP暖海温对ASMA强度的提升作用强于IO暖海温,而IO冷海温对ASMA强度的削弱效应显著强于WP冷海温,但两者对ASMA边界的影响差异较小。动力机制的分析表明:WP区域海温正异常通过南亚对流层温度升高与WP区域Walker环流增强的共同作用增强了ASMA,IO海温正异常虽然引发了类似的对流层温度变化和Walker环流特征,但Walker环流的上升支位于IO中西部;WP海温降低对ASMA影响不显著,而IO冷海温时期,该区域对流层温度的显著下降与沃克环流的减弱共同导致了ASMA南部强度大幅降低。水汽分布方面,WP与IO海温偏暖时,对流层水汽与对流层温度高值中心的重合及对流增强使得ASMA南侧的水汽显著增加,而西太平洋上空的异常下沉运动导致ASMA东南侧近地面至150 hPa的水汽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反气旋,海温,水汽
报告人
晁璐瑶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晁璐瑶 兰州大学
田红瑛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