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编号:6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6 11:17:04 浏览:10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3: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1-17] 专题1.17 台风气候变异机理及预测预估 [S1-17] 专题1.17 台风气候变异机理及预测预估

暂无文件

摘要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活动年际变率的关键因子。然而,ENSO对TC的影响并非一层不变,如何认识这种影响的变化是TC活动预测的关键。本报告综述我们近期研究成果,对ENSO与TC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系统探讨。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在强厄尔尼诺年之后的衰减年,西北太平洋TC生成活动通常会受到抑制。相比之下,在厄尔尼诺发展年,ENSO对整个西太 TC数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其主要表现为TC生成频数(TCGF)在空间上的偶极子分布(dipole)——即在西北象限减少,而在东南象限增加。然而,近年多个TC季节却偏离了这一“典型”ENSO年模式,这些异常现象可归因于其他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共同作用。这表明,ENSO与TC之间的关系受到背景气候条件的调控,其主导预测因子的角色因而变得更加复杂。此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ENSO对西北太平洋TC生成的影响模式也正发生显著变化。我们的研究指出,未来ENSO对西太TC的调控效应可能会由当前的偶极型(dipole)影响格局转变为单极型(monopole)模式。这种ENSO影响机制的“变异”趋势,意味着现有基于经验统计关系的TC预测方法或将面临重大调整的需求。深入理解ENSO与其他气候因子的复杂交互作用机制,对于提升TC活动预测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
热带气旋,ENSO,全球变暖
报告人
占瑞芬
教授 复旦大学

稿件作者
占瑞芬 复旦大学
赵久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玉清 美国夏威夷大学
史良 复旦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