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2022年北方植被生产力对骤旱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编号: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17 10:56:42 浏览:53次 主题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08: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1-12] 专题1.12 陆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过程、机制和模拟 [S1-12] 专题1.12 陆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过程、机制和模拟

暂无文件

摘要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向快速暴发的骤旱转变,这对风险管理特别是生态系统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量化植被在骤旱期间维持生产力的能力(即植被抵抗力),对评估干旱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植被生产力对骤旱的抵抗力如何随时间演变仍不明确。本研究揭示,2001-2022年间北半球热点区域(包括东亚、北美西部和北欧)植被对骤旱的抵抗力下降幅度最高可达27%(±5%)。植被抵抗力显著下降主要归因于水汽压亏缺加剧、温度升高,以及植被结构对水分有效性的敏感度增强。在生长季内,相较于缓旱,骤旱引发的生态风险更为突出,表现为植被初级生产力下降速率更快且响应时间更短。研究结果突显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应对骤旱的抵抗能力存在显著局限。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袁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袁星,中科院大气所二级研究员,博导,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从事水文气候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基金等,在Science等发表SCI论文160余篇。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