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黑碳和有机碳颗粒的微物理特性:大气测量、模式模拟和环境影响
编号:58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31 17:03:28 浏览: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17: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2-3] 专题2.3 大气气溶胶化学机制 [S2-3] 专题2.3 大气气溶胶化学机制

暂无文件

摘要
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烟尘和有机颗粒物,具有直接辐射效应以及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对云特性进行改变,从而影响地球的气候。近年来,随着单颗粒的微观特性和混合状态研究方法的大量应用,对不同来源和老化过程的微观特性变化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本文综述了目前先进的微观测量技术和主要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一方面。为了定量描述烟尘的形态和老化过程,分形维数(Df)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指标,它能够表征烟尘聚集体的形态及其与老化因素(如内混合状态、核壳结构、相态和组成异质性)相关的改变。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各种模型方法,将分形维数和老化烟尘颗粒的混合多样性指标纳入其中,从而能够定量评估它们的光学吸收和辐射强迫效应。上述过程主要受到颗粒物来源、老化过程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有机气溶胶具有复杂的环境行为,例如可溶性有机颗粒物具有多样的形态,并且可以与硫酸盐和硝酸盐组分发生液-液相分离。焦油球和烟尘相比也具有强光吸收特性、且富含有毒成分,且粒径较小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也备受研究关注。未来的研究需要结合大气观测和模式模拟,重点关注烟尘和有机颗粒物混合结构的变化,以及它们对气候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黑碳;有机碳;观测;模拟
报告人
陈曦垚
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浙江大学

稿件作者
陈曦垚 浙江大学
李卫军 浙江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