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cts of the aerosol mixing state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on CCN in summer at the summit of Mount Tai (1534m) in Central East China
编号:5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31 16:57:37 浏览: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利用气溶胶宽范围粒径谱仪、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云凝结核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采集了2017年5月12日至6月7日的气溶胶粒径分布、单颗粒化学成分、CCN数浓度和气象数据,详细分析了边界层顶部新粒子生成(NPF)事件和化学成分在云凝结核(CCN)活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NPF事件显著提高了泰山地区CCN数浓度,且增强效应随着过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强。各SS水平下,NPF日EC-硝酸盐颗粒(EC-硫酸盐颗粒)与CC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非NPF日的1.31-1.59倍(1.17-1.35倍)。EC-硝酸盐和EC-二次颗粒显著促进CCN的活化,而EC-硫酸盐颗粒抑制CCN的活化。OCEC和Al颗粒显著抑制CCN的活化,K粒子弱抑制CCN的活化。同一类型颗粒在不同气团类型NPF事件中对CCN活化的影响有不同的效果。EC-硫酸盐颗粒对Ⅰ型所有SS下的CCN活化均有抑制作用,但对Ⅱ型在低SS水平(0.1-0.3%)的CCN活化有微弱促进作用,对高SS下(0.9%)的CCN活化有微弱抑制作用。OCEC颗粒显著抑制II型CCN的活化,且随着SS的增加,这种作用减弱。在类型Ⅲ中,当SS为0.1%时,OCEC颗粒仅较弱地抑制CCN的活化,而当SS>0.1%时,OCEC颗粒较弱促进CCN的活化。这表明CCN活性不仅与颗粒的化学组成有关,混合状态对CCN活性也有重要影响。
稿件作者
武自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红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