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冰川径流模拟及变化分析
编号:49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31 09:44:24 浏览:2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6: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3-3] 专题3.3 区域气候变化和水文水资源的相互作用 [S3-3] 专题3.3 区域气候变化和水文水资源的相互作用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变暖加剧了冰川消融,尤其在干旱季节,冰川融水对维持河流流量的缓冲作用至关重要。在依赖冰川融水的地区,这一作用对保障水资源稳定性具有关键意义。然而,随着冰川加速退缩,其缓冲功能将逐渐减弱,可能对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域,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水变化对流域水资源供给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站点数据对改进型CSSPv2_GLC陆面冰川耦合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以模拟三江源地区冰川径流的时空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较于传统冰川模式COSIPY,CSSPv2_GLC在冰川质量平衡模拟中表现更优:在均方根误差(RMSE)相近的情况下,其相关性系数(R²)提高了0.4,并显著提升了对冰川流域径流、地表温度和反照率的模拟精度。研究发现,净辐射是驱动冰川消融的主导热源,其次为潜热通量,而地下热通量贡献较小。径流模拟表明,降水量较少的年份中,冰川融水对径流的贡献显著增加,较丰水年高出近四倍(p<0.05),凸显其在区域水资源调节中的关键作用。空间分布上,长江源区冰川融水贡献最大(67.9%),其次是澜沧江源(22.0%),黄河源贡献最小(10.1%)。季节性分析显示,汛期(5-9月)冰川融水占径流量的10%左右,而全年平均贡献仅为5%不到。研究成果揭示了三江源冰川径流的季节性与年际变化规律,为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三江源,数值模拟,冰川径流,冰川物质平衡
报告人
李舒文
学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袁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舒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1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