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演变对我国海上风电机安全性的影响
编号: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6 08:56:32 浏览:1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17: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3-1 ; S3-2] 专题3.1 气候服务与可持续性发展 / 专题3.2 绿色低碳转型 [S3-1 ; S] 专题3.1 气候服务与可持续性发展 / 专题3.2 绿色低碳转型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对中国海上风电的威胁日益加剧。本研究采用基于马尔可夫的热带气旋降尺度技术,结合 CMIP6 HighResMIP 计划中四个高分辨率气候模型的热带气旋识别结果,构建了历史及未来 SSP5-8.5 高排放情景下高分辨率的热带气旋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基于Holland风场模型,反演热带气旋期间我国近海风场的变化。同步建立热带气旋对海上风电机安全性影响的评估模型,进而分析未来高排放情景下我国海上风电机未来风险变化。结果表明:受 200-850 hPa 垂直风切变减弱及海表温度与对流层顶温度协同增暖的影响,我国近海热带气旋强度将显著增强。这将导致风机轮毂高度处热带气旋引起的 50 年一遇 10 分钟平均风速增加 3.55-8.01 m/s,全国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受损频率普遍提升 180% 以上,其中广西及海南临近海域增幅超4倍。风险区划结果显示,高风险与极高风险区域占比将从当前约 33% 激增至 95% 以上。进一步的抗灾能力评估表明,若将抗台风型风机的设计最大生存风速阈值提升 5 m/s,可使未来所有海域的风电机受损频率降低超过50%。本研究为我国海上风电机的抗台风设计及风险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热带气旋,海上风电
报告人
许智棋
副研究员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稿件作者
许智棋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