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掩日通量遥感监测的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特征研究
编号:4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8 13:47:04 浏览:2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6: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3-8] 专题3.8 大气立体观测技术与应用 [S3-8] 专题3.8 大气立体观测技术与应用

暂无文件

摘要
我国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大且以无组织形式为主,常规仪器方法难以有效监测其排放通量,因此,主要采用基于排放清单的核算方法估算VOCs排放量。但目前VOCs排放系数不确定性高,亟需监测数据验证。同时,为有效控制VOCs排放及评估管控与治理效果,对VOCs排放通量及分布进行监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红外掩日通量(SOF)系统监测了长三角地区某石化企业的非甲烷烷烃柱浓度分布。监测结果显示,该石化企业主要排放的非甲烷烷烃为丙烷、正丁烷、异戊烷、正辛烷,非甲烷烷烃日平均柱浓度为(25.81±6.09) mgm-2,排放通量范围为12.03~37.96 kgh-1. 根据该企业2023年排放数据估算出该石化企业VOCs排放系数为0.65 gkg-1,仅为我国排放系数的40.53%,表明我国现有的VOCs排放清单可能会高估石化企业的实际排放量。SOF是欧盟场地VOCs无组织排放总体监测最佳实用技术之一,今后可建立以SOF实测数据为基础、高时空分辨率的本地化VOCs排放清单,对石化行业VOCs无组织排放进行准确核算,实现对石化企业减污降碳效果的准确评估。
关键词
VOCs,非甲烷烷烃,无组织排放,红外掩日通量,排放通量监测,排放清单
报告人
裴祥宇
博士后 浙江大学

稿件作者
裴祥宇 浙江大学
杨允烨 浙江大学
徐正宁 浙江大学
王志彬 浙江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