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其周边城市污染物浓度存在“边界”效应
编号:41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8 13:46:27 浏览:1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为落实黄润秋部长“五个精准”要求,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本文基于“国控—区县—乡镇”三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及排放源统计数据,对“2+36”城市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一是乡镇站点污染物浓度平均值、75百分位及最大值总体偏高。以2024年上半年SO2浓度为例,乡镇站点平均浓度、75百分位浓度及最大浓度分别为10.0、11.8和18.1微克/立方米,高于国控和区县站点。二是乡镇站点污染物日均浓度概率分布曲线右偏,波动范围更大。SO2浓度大于15微克/立方米的概率为6.8%,高于国控和区县站点,且278个乡镇站点SO2浓度偏高,主要分布于城市边界附近,可能与涉气排放企业贴边连片发展有关。三是国控站点存在污染物“边界”效应,距离市界5公里内的站点SO2浓度较高,2023年年均浓度为9.2微克/立方米,高于其他范围。四是“2+36”城市SO2和NOx排放集中在唐山、邯郸、滨州等地,三市SO2排放量占区域近40%,其中武安、迁安、乐亭、丰南、邹平5个县级市SO2排放量占区域总量的23.0%,企业数量多且排放量较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