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描述西太平洋暖池北边界的新指数
编号:37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7:23:18 浏览:58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09:07(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PO] 墙报 [po] 墙报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西太平洋暖池作为全球海表温度最高的区域,聚集了大量热量,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对西太平洋暖池量化的研究大多都聚焦于其面积与强度指数,虽然这两种指数提供了广阔的视角,但未能捕捉到其北边界的波动及其对周围气候系统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暖池北边界指数(WPNBI),相较于以往的暖池指数,该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表征和量化暖池的经向变化。结果显示:WPNBI与西太平洋暖池面积指数(0.81)和强度指数(0.49)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在时间演变方面,该指数不仅有效捕捉了西太平洋暖池的长期增暖趋势及其显著的年代际振荡,同时也精确表征了其季节性北移扩张的过程。该指数还能够揭示西太平洋暖池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及丝绸之路遥相关等全球气候模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验证了指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此外,该指数与东亚夏季风和北大西洋涛动密切相关,能有效捕捉中国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强度特征和三极子模态。因此,WPNBI为未来理解和研究西太平洋暖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全球和区域气候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北界指数,东亚夏季风,降水
报告人
于婉婷
在读研究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稿件作者
于婉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王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周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陈权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李扬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