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大气黑碳气溶胶变化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号:36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7:05:01 浏览:1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黑碳(Black carbon, BC)是大气气溶胶中最重要的光吸收性组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中国气象局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大气BC浓度观测数据,结合同期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要素资料,系统分析了淮河流域BC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BC的年平均浓度为0.89±0.59 μg/m3,呈现“秋高夏低”季节变化特征,其中10月最高、7月最低,这主要是由排放源和气象条件的季节性差异所致,其中二氧化氮(NO2)和边界层高度(BLH)对BC的影响最重要;受气象因素日变化和人类活动规律影响,BC浓度“双峰”型日变化特征明显,峰值出现在6:00~8:00和18:00~20:00,峰值浓度秋高夏低,春、夏季晨峰高于晚峰,秋季晚峰高于晨峰,晨峰时间夏季最早、冬季最晚,晚峰时间相反。基于黑碳仪模型的源解析结果显示,BC的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燃烧(BCff,占比74%);生物质燃烧源(BCbb)季节性变化比BCff更明显,其贡献在冬季最高(34.3%)、夏季最低(17.4%)。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BC的影响因素发现:边界层高度(BLH)、二氧化氮(NO2)和气温(T)、一氧化碳(CO)是影响BC浓度变化最重要的4个因子。BC浓度随BLH增加而下降,随NO2、CO升高而非线性增加;低温条件下BC、BCff与T呈正相变化,高温条件下BCbb与T呈反相变化。该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污染排放、气象条件与BC之间的关系,为大气BC污染的管控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时间变化特征;源解析;影响因素;随机森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