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应条件的N₂O₅水解夜间硝酸盐生成机制及其对硝酸盐污染治理的启示
编号:35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5:41:07 浏览: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9日 14: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2-13] 专题2.13 极端事件下的大气组分与理化过程 [S2-13] 专题2.13 极端事件下的大气组分与理化过程

暂无文件

摘要
N₂O₅的非均相水解是大气中硝酸盐形成的重要途径,但其生成速率及其对总颗粒硝酸盐(pNO₃⁻)的相对贡献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本研究提出,‌夜间pNO₃⁻的生成效率取决于NO₂与O₃的比值所界定的反应条件‌:O₃限制型条件‌(NO₂/O₃比值低):N₂O₅水解导致的夜间pNO₃⁻生成受到抑制;NO₂限制型条件‌(NO₂/O₃比值高):夜间pNO₃⁻生成显著增强,上述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观测数据中亦得到验证。对硝酸盐污染控制的启示‌:未来单纯降低NO₂排放的措施需结合区域大气条件——在‌NO₂限制型区域‌,减少NO₂可有效抑制夜间pNO₃⁻生成;在‌O₃限制型区域‌,仅降低NO₂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因O₃相对过剩而加剧硝酸盐生成。该研究为制定差异化硝酸盐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关键词
硝酸盐污染,N2O5水解,高空观测
报告人
马朋坤
副研究员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稿件作者
马朋坤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