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北部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对复合干热事件的响应
编号:33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5:42:48 浏览:1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0:4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3min

所在会场:[S1-12] 专题1.12 陆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过程、机制和模拟 [S1-12] 专题1.12 陆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过程、机制和模拟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对陆地生态系统变化具有深远影响。理解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在复合干热事件中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有助于加深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认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结合卫星观测和站点同化数据,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东亚北部GPP对复合干热的响应过程,以及不同气象因子在其中的作用。分析发现,四次复合干热事件中,蒙古高原东部草地区域的GPP下降明显,大兴安岭及以北森林地区的GPP也有较小程度的减小,但也有部分地区微弱增加。利用陆面模式CLM5(Community Land Model,version 5)进行的因子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蒙古高原东部干湿过渡带区域,降水不足和高温分别解释了56%~90%和13%~32%的GPP减小,辐射和湿度的贡献相对较小。而在大兴安岭及以北的森林地区,极端高温对GPP的抑制作用大于降水不足,与干旱伴随的辐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复合干热事件中,气象因子间的混合影响主要出现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该效应可能解释了复合干热事件中超过10%的GPP异常。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不同气象因子对东亚北部GPP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复合干热;总初级生产力;东亚北部
报告人
俞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俞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