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夏季风增强促进华东地区碳汇功能提升
编号:30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5:19:43 浏览:7次
特邀报告
摘要
东亚夏季风(EASM)强度在年际尺度上显著调控区域碳通量变化。本研究基于新东亚夏季风指数(NEWI),将EASM划分为极端强季风和极端弱季风,探讨不同季风情景下EASM对中国东部各子区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端强EASM年份(1954、1957、1965、1969、1977、1980、1983、1987、1993和1998年),华东地区GPP较极端弱年份(1958、1961、1972、1973、1978、1981、1985、1994、1997和2004年)显著增加,增幅达12±21(±1σ)g C m⁻² mon⁻¹。同期,西南地区GPP下降4±10(±1σ)g C m⁻² mon⁻¹,而东北和华北地区GPP亦随EASM增强而上升,华南地区则呈下降趋势,表明不同区域GPP对季风强度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强EASM时期,中国东部大气环流调整,增强的水汽辐合带来丰沛降水,促进华东地区GPP增长。而西南地区则因EASM增强导致的向下短波辐射减少,GPP受抑制,植被生长受限。本研究揭示了EASM不同强度下对区域碳通量的影响,并强其变化对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过程和机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
极端东亚夏季风事件;总初级生产力(GPP);水热调控;区域碳循环;华东地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