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多情景下我国高温健康风险预估
编号:30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5:19:37 浏览:1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9日 09: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0] 专题1.10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归因、机理与预估 [S1-10] 专题1.10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归因、机理与预估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非意外死亡记录和CMIP6模式,结合气候学和医学研究方法,本研究考虑了人口变化因素,对未来中国高温致死风险进行了评估。未来若没有人为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中国的高温相关死亡率将下降48-72%,尤其是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降幅可达80%。通过减少排放,预计每年可在全国范围内避免15,576-87,612例高温致死病例。但由于全球变暖已造成了一些不可逆影响。因此在未来20年内,高、中、低排放情景下我国的高温致死率将基本一致。这表明减排措施难以在短期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在西北和华南,即使没有人为排放,未来高温健康风险仍可达当前水平的110-140%。因此,除了坚持减少碳排放,还迫切需要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建立更多医疗基础设施,以缓解潜在的高温健康风险。
关键词
气候预估,高温风险
报告人
张顾炜
副研究员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稿件作者
张顾炜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