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解析模式表明CMIP6模式高估了青藏高原南部的极端降水变化
编号:29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5:16:46 浏览:10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09:1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PO] 墙报 [po]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夏季极端降水变化对区域乃至全球水资源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青藏高原复杂陡峭的地形为模式模拟极端降水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评估了3.3 km高分辨率的对流解析模式 Icosahedral Nonhydrostatic Weather and Climate Model (ICON)对青藏高原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模拟性能,并通过对比CMIP6多模式集合结果揭示系统性偏差的物理机制。结果显示:(1)ICON合理重现了观测中青藏高原夏季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改善了ERA5再分析数据中“毛毛雨”模拟过多、极端降水模拟偏弱的问题。ICON极端降水强度与台站观测结果的空间相关系数达0.80,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分别为6.62 mm/day、0.59 mm/day。(2)在SSP 5-8.5情景下,未来全球温度每升高1℃,ICON模拟的青藏高原第95th、99th、99.5th极端降水阈值分别增加8.23%、8.29%、8.67%。(3)CMIP6模式在高原南部的模拟存在系统性湿偏差,这与低分辨率模式对地形强迫的刻画不足有关。本研究揭示了高分辨率模式在复杂地形区极端降水模拟中的改进潜力,为提升高原区域气候预估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极端降水,对流解析模式,青藏高原
报告人
陈泳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泳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文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邹立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