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效应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预报影响研究
编号:27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3:30:32 浏览: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0: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2-12] 专题2.12 人工影响天气 [S2-12] 专题2.12 人工影响天气

暂无文件

摘要
华北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较重的区域之一,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区域数值天气模式的角度,气象预报中是否要考虑气溶胶的作用,是一个具有争论性的议题。本文基于WRF中尺度模式开展了2018年6—8月的夏季降水批量预报,设计了Thompson,含有气溶胶信息aerosol-aware的Thompson(只开启间接效应)以及aerosol-aware的Thompson方案同时开启气溶胶直接效应三组试验,研究气象预报考虑气溶胶后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aerosol-aware的Thompson方案后,除50mm以上量级降水,TS评分明显升高,0.1mm量级TS评分提升率超过8%,同时开启气溶胶直接效应后效果更好,由于降水预报范围增加,各个量级BIAS明显增加;通过对京津冀地区26个污染-降水个例进行筛选,发现使用含有气溶胶信息的方案后整体TS评分低于2018年6-8月整个夏季试验结果,但是逐3小时的降水评分提高程度较整个夏季批量试验更加明显,同时开启气溶胶直接效应后平均TS评分提高达到11.7%;通过对污染背景下小量级、小-中量级降水、大量级降水的个例进行试验,发现使用aerosol-aware的Thompson方案后各个量级TS评分都有明显增加,降水范围与观测更为接近,大量级降水由于涉及到气溶胶-冷云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和个例的随机性,方案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考虑气溶胶的云微物理方案;污染-降水过程,统计结果,TS评分
报告人
郭淳薇
副研究员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稿件作者
郭淳薇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