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飞机观测的河北中南部层状云微物理特征研究
编号:26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3:29:05 浏览: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0: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2-12] 专题2.12 人工影响天气 [S2-12] 专题2.12 人工影响天气

暂无文件

摘要
摘要:利用2017年5月22日河北省中南部一次层状云过程的飞机原位观测资料,对云系内三个不同区域的垂直探测结果(Spiral1-Spiral3)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Spiral1呈现明显的多层结构,各层包含不同尺寸、形状和类型的冰晶粒子,其体积加权直径(Dm)主要受聚并和淞附作用影响,而0℃层上观测到的Dm最小值则由破碎和轻度淞附过程主导;Spiral2和Spiral3的Dm相对较小,受淞附和聚并过程影响,整体呈现随高度降低而增大的趋势;三次垂直探测在融化层附近表现出显著差异,融化层上部Spiral1和Spiral3的Dm随高度降低而增大,表明半融化粒子间不断发生聚并过程,而Spiral2的Dm在整个融化层中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三次垂直探测均显示融化层中粒子数浓度减少,表明此次过程中融化层内破碎过程不活跃;融化层下部,粒子迅速转化为液滴,同时Dm随高度降低而减小,这是由于粒子融化后发生的碰并作用,其中Spiral1在该层结中Dm的梯度最大,表明其融化过程最为迅速。

 
关键词
融化层,云微物理
报告人
胡向峰
业务发展科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稿件作者
胡向峰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