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顶附近的硫注入地球工程方案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弱负面影响
编号:24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2:15:52 浏览:1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5:3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1-21] 专题1.21 平流层气溶胶的环境和气候效应 [S1-21] 专题1.21 平流层气溶胶的环境和气候效应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含硫化合物进行平流层气溶胶注入(SAI)可以通过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来冷却地球,达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然而,传统的SAI方案(在25 km高度以每年10 Tg的速率注入二氧化硫)会导致热带低层平流层气溶胶的大量累积,从而引发高达6 K的局部增温。这种增温会影响平流层水汽的进入量及副热带急流的位置。此外,该方案可能会使南极10月总臭氧柱量(TCO)恢复至1980年代水平的时间推迟25-55年。为减少这些不利影响,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SAI方案,即在50 km高度注入二氧化硫(SAI50)。在该方案中,平流层顶附近的BD环流能够快速将气溶胶输送至中高纬度,从而避免气溶胶在热带低层平流层的积聚。相比于传统SAI方案,50 km平流层气溶胶工程方案可将热带平流层增温降低至3 K,并将南极臭氧恢复延迟时间缩短至5年。此外,SAI50的降温效率更高,全球和极地表面冷却效果分别增强22%和40%。与传统SAI方案相比,SAI50还能额外保留20%的北极9月海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AI50方案可能是一种更高效且对气候系统干扰更小的气候干预策略。
关键词
平流层气溶胶地球工程,平流层增湿,南极臭氧损耗,气候效应
报告人
俞鹏飞
教授 暨南大学

稿件作者
俞鹏飞 暨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