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模式分辨率的提升如何改善中国区域季风降水的模拟和预估?
编号:22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1:49:46 浏览: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17:1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1-4] 专题1.4 气候变化下季风系统演化及其机理 [S1-4] 专题1.4 气候变化下季风系统演化及其机理

暂无文件

摘要
降水的形成与不同尺度的环流密切相关,其中部分环流受到地形作用的显著影响。考虑到全球高分辨率模拟的巨大成本,参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的大气环流模式(AGCM)水平分辨率通常为1°-2°。这种较粗的分辨率可能导致降水模拟存在较大偏差,特别是在中国这类受复杂地形影响的区域(如季风雨带和高原降水)。研究通过水汽收支分析、湿静力能诊断等方法,探讨了提高GCM水平分辨率对梅雨带和青藏高原降水模拟的影响。首先是梅雨带模拟的改进:高分辨率AGCM通过增强经向水汽通量辐合或提高邻近海域潜热通量,显著改善梅雨带模拟中的干偏差。青藏高原湿偏差得到修正:精细化分辨率可通过降低地表风速抑制蒸发,并因更清晰的地形梯度增强雨影效应,从而改善高原湿偏差。高分辨率相对低分辨率的区域降水预估结果显著不同:与低分辨率模式中西北太平洋副高明显东退不同,高分辨率模式显示该高压系统更稳定,导致二者对梅雨区未来降水变化的预测存在分歧。研究强调高分辨率模拟对理解地形降水效应和气候变化预估的重要性,指出需结合更精细尺度模拟进一步解析地形与对流的反馈机制。
关键词
Precipitation,High resolution,GCM,monsoon,orography
报告人
陈晓龙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晓龙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