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状多样性对地球系统模拟的影响
编号:20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7 10:42:03 浏览: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9日 16: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2-8] 专题2.8 气候-植被-大气化学间相互作用 [S2-8] 专题2.8 气候-植被-大气化学间相互作用

暂无文件

摘要
模拟陆表碳、水、能量流动对预测未来气候至关重要。地球系统模式在模拟陆表过程的时候,常使用基于植被功能类群(PFT)的办法,而忽视了植物功能性状或特征的多样性(例如,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质量的变化)。模拟发现:基于PFT计算的叶片和冠层的光学特征,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与基于植物叶片性状的计算差异巨大,尤其是在热带雨林和寒带森林区域。为了验证考虑叶片性状多样性对地球系统模拟的影响,我们将模拟的全球尺度的叶片光学特征引入社区地球系统模式。经改进的参数设置方案预测:(1)热带地区的地表反射率降低、寒带地表反射率升高,且地表能量通量变化最大变化超过5瓦特每平米;(2)热带地区碳汇能力下降、寒带地区碳汇能力提高。在陆地-大气耦合的情景下,基于植物性状的参数设置方案进一步影响了大气过程,对空气温度、云覆盖、降雨等产生影响。我们的发现说明了:在地球系统模拟中考虑植物性状多样性意义重大,未来的地球系统模式应逐渐摒弃基于PFT的参数设置方案,朝着基于过程与性状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植物性状,地球系统模式模拟,陆面过程模式,植被模型
报告人
王玉杰
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稿件作者
王玉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