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生成阶段周期性对流爆发机制及辐射的影响
编号:15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6 23:02:02 浏览:9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09: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1-19] 专题1.19 台风观测、机理与预报 [S1-19] 专题1.19 台风观测、机理与预报

暂无文件

摘要
最新观测统计分析表明台风生成前对流活动存在周期性特征,周期集中在18 ~ 26 h,峰值多数出现在夜间。本文通过一系列理想的云分辨数值控制试验和辐射敏感性对比试验讨论了台风生成阶段周期性对流爆发的成因以及辐射日变化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无日变化的恒定太阳辐射情况(No_Diurnal)下,台风生成过程中也会出现与观测一致的周期性对流爆发,说明辐射日变化不是该周期性形成的控制因素(图1)。对湿静力能扰动的收支分析发现边界层中湿静力能的周期性增减是导致周期性深对流爆发的关键因素(图2)。深对流爆发形成的冷池通过平流作用降低了边界层内的湿静力能,需要通过辐射与海表面通量过程使其恢复,才能再次触发对流。辐射日变化对于一些较弱的热带低压涡旋有调制作用,能使其周期性对流爆发的峰值时间相位改变并趋于出现在夜晚;但对于较强的涡旋,辐射的这种调制作用并不显著,涡旋会保持其最初对流爆发的周期和相位。本研究对观测到的台风生成阶段对流峰值出现在白天或夜间的情况都可以作出合理解释,也深化了对台风生成过程对流和辐射的作用和影响科学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台风
报告人
唐晓东
教授 南京大学

稿件作者
唐晓东 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