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微纳米颗粒物在二次有机气溶胶检测以及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编号:1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6 16:13:00 浏览:13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9日 10: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2-6] 专题2.6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 [S2-6] 专题2.6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

暂无文件

摘要
有机气溶胶(Organic Aerosols, OA)在大气化学、气候变化及空气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其形成、老化及化学转化过程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输运、气候强迫效应以及人体健康。其中,颗粒物的表面化学过程尤为关键,决定了气溶胶的吸湿性、氧化性、光学性质及其与其他大气成分的相互作用。然而,传统质谱技术主要提供颗粒物的整体成分信息,难以区分核心和表面化学特性,并且难以解析短寿命反应活性物质及其动态演变过程,这在研究有机气溶胶的形成与老化机制时构成了重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带电荷微纳米颗粒物的离子化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高效探测颗粒物表面的活性物种,如有机过氧化物,也能高效实时在线探测颗粒态中的高氧化态分子(HOM)。我们的研究表明,利用静电作用可调控表面电荷分布,显著改变颗粒表面的化学环境,在带电量高的颗粒体系中,表面局部电场可促进电子转移以及分子重排,从而加速关键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前体物种的转化速率。
 
关键词
二次有机气溶胶;化学转化;非均相反应,气溶胶技术,质谱
报告人
覃意茗
助理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

稿件作者
覃意茗 香港城市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0日

    2025

  • 04月0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