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化耦合作用下CMAS腐蚀与裂纹形态的多尺度本构理论模型
编号:2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17 15:24:21 浏览:3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高温条件下CMAS对涂层的渗透行为及其腐蚀降解过程,重点比较了YSZ和YbYSZ涂层在不同裂纹结构下的渗透特性和宏观腐蚀效应。研究表明,CMAS在涂层内部的渗透不仅伴随着浓度和溶解体积分数的变化,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涂层的屈曲隆起高度也持续增加。具体来说,随着距离CMAS源的增加,涂层内部的浓度和溶解体积分数逐渐减小。与YSZ涂层相比,YbYSZ涂层在相同条件下的CMAS腐蚀影响较小,表现出较低的屈曲隆起高度和较小的溶解体积分数。其次,比较不同裂纹间距下YSZ和YbYSZ涂层的宏观CMAS渗透模型发现,较大裂纹使涂层的隆起高度增大,YSZ涂层相较于YbYSZ涂层表现出更大的隆起高度。在典型单个裂纹条件下,CMAS渗透导致的相变体积膨胀显著改变了涂层的孔隙结构。在CMAS裂纹两相流渗透模型中,裂纹直径与渗透时间呈线性正相关,而裂纹开口宽度与渗透时间则成负相关。研究还表明,裂纹夹角接近90°时渗透时间最短。水平裂纹的倒角越大,涂层的第一次渗透时间越长,二次渗透时间则越短;而小半径转角的增加会导致渗透时间延长,而大半径转角则会使CMAS无法完全渗透,留下未被CMAS填充的孔隙。综合来看,本研究揭示了CMAS在涂层内部的渗透机制及其对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涂层材料的抗渗透和抗腐蚀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障涂层;CMAS腐蚀;热-力-化耦合;宏微观多尺度;裂纹形态
稿件作者
刘阳光
华东理工大学
王卫泽
华东理工大学
张文康
华东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