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微弧等离子体抛光工艺与力学性能
编号:14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11 08:37:35 浏览:12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3D打印钛合金凭借其高精度、轻量化和设计自由度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3D打印钛合金表面存在大量未熔化的金属粉末和氧化层,导致配合精度差、表面涂层生长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应用范围。本文提出一种新颖微弧等离子体抛光技术;基于微弧等离子体气膜击穿放电理论及激发气层形成模型,研究3D打印TC4合金抛光处理工艺与组织形貌关系,揭示微弧等离子体抛光机制;采用正交实验,研究施加电压、反应时间、电解液温度、浸没深度四个因素对样品表面抛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极差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抛光后表面质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抛光电压>抛光时间>浸没深度>电解液温度;结合原位拉伸实验与ABAQUS数值模拟,分析表面微观形貌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最佳电压条件下,由于试样表面均匀性提升,抗拉强度达到 1094.5 ± 25.2 MPa,伸长率较未经处理样品提高约 16%。结合数值模拟与原位拉伸实验分析,未抛光样品破坏主要起源于表面微裂纹,在轴向应力作用下,拉伸损伤逐步向材料内部传播,最终导致整体断裂。而电解等离子体抛光后的表面形貌有效抑制了裂纹扩展,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微弧等离子体,抛光,力学性能,轻金属,抛光机制
报告人
邹永纯
副研究员/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

稿件作者
邹永纯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树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国梁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亚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周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25

    05月11日

    2025

  • 04月23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4月2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7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