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聚球藻和异养细菌的互作关系及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编号:8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25:21 浏览:14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海洋中聚球藻和异养细菌的互作关系及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张增虎,张永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 266101
* zhangyy@qibebt.ac.cn

海洋中的藻类和细菌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调控者。其中,聚球藻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且丰度高的原核藻类之一,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聚球藻的生长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异养细菌的调控。
我们前期研究揭示了异养细菌与聚球藻在长期共存条件下呈现出互利共生的发展趋势,最终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藻菌微生态系统。近期的研究表明,长期藻菌互作(达720天)导致溶解有机碳的积累浓度很高(可达70 mg/L),同时逐渐形成了更高比例的难降解有机碳(RDOC),惰性程度指数增加。长期微生物降解实验显示,约50%的溶解有机碳具有抵抗微生物降解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揭示了这些难降解有机碳不仅仅来源于微生物转化,实际上,聚球藻也可以直接释放难降解有机碳。此外,我们发现海洋藻菌长期互作对海洋溶解有机碳池有重要贡献,能够解释海洋溶解有机碳的60%以上。
最后,通过模拟全球升温条件,我们观察到升温促进了藻菌生长和溶解有机碳的释放,但降低了难降解有机碳的浓度。这表明海洋藻菌长期互作对海洋溶解有机碳池有重要贡献,但也暗示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
 
关键词
聚球藻,异养细菌,碳循环,藻菌互作,海洋
报告人
张增虎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稿件作者
张增虎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张永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