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污染和水力连接的河湖洪泛平原生态系统中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决定因素
编号:7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22:33 浏览:12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河湖洪泛平原系统(RLFS)进行着密集的地表水-地下水质量和能量交换。 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其能够发挥各种关键的水文功能,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然而,由于RLFS水源可靠、土壤肥沃且通常地势平坦,因此在为人类农业活动和城市化等社会发展行为提供重要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氮污染威胁。 微生物在氮循环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在 RLFS 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区,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极为活跃,但人们对参与 RLFS 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知之甚少。 本文使用分子生物技术(16S高通量测序分析)结合水化学分析,研究了受氮污染且水系相连的 RLFS 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共生和集结模式。 结果表明,硝酸盐分布广泛,氨氮在地下水排放区(河口和湖岸)积累。 异养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分布在整个区域。 在氧化还原电位(ORP)水平较低、总有机碳(TOC)和氨氮水平较高的河口和湖岸,异养硝酸盐还原成氨(DNRA)细菌较为丰富。 微生物群落具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关键类群具有硝酸盐还原潜力。 结合多变量统计和自组织图(SOM)结果,氨、TOC和ORP是微生物群落空间演化的驱动力,与微生物集结的主要决定性过程和独特的生态位广度相吻合。 这项研究为了解 RLFS 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和组成以及潜在的氮循环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氮循环,河湖洪泛平原系统,地下水
稿件作者
乔志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广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