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对微生物铁还原动力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浅析
编号:6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20:46 浏览:13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三价铁(Fe(III))还原细菌在多种生态环境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环境有机质不仅能作为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电子供体,还可作为电子穿梭体或与Fe(III)结合形成Fe(III)-有机质复合物,显著提升铁还原微生物的速率。然而,不同环境中,铁还原细菌的种类和丰度多样,对各类有机物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明确。据此,我们在纯培养和环境样本水平上开展研究,通过分离培养铁还原菌、基因组测序、环境样本微宇宙培养实验及宏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铁还原菌对同一有机质的反应。研究结果发现,Fe(III)-有机质复合物和电子穿梭体对不同铁还原菌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其对某些铁还原菌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电子穿梭体在微生物铁还原过程中的角色,无论是在纯菌还是环境样本水平,都显示出复杂性。在纯菌实验中,能极大地提高多种菌株铁还原速率的电子穿梭体,对环境样本中的铁还原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却较为有限。且在含有电子穿梭体的情况下,微生物铁还原的速率并不总是随细胞丰度的增加而提升。通过分析纯菌基因组和环境样本宏基因组,我们推测,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功能基因的多样性及环境中持有外模细胞色素c蛋白编码基因的未培养铁还原菌可能是决定这些差异的关键。本研究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有机物如何调控环境中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的理解。
关键词
铁还原,有机质,电子穿梭体,水铁矿,Fe(III)-OM
报告人
彭超
副研究员 西华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彭超 西华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