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诱导碳酸盐磷酸盐黄铁矿等典型矿物沉积矿化的作用研究及意义
编号:3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5:57:34 浏览:26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4日 10: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二]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 [2-2]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Part2)

暂无文件

摘要
自养蓝细菌和藻类、异养芽孢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金藻等分别在钙镁碳酸盐矿物(尤其是白云石类矿物)、氮磷脱除鸟粪石和草莓状/皮壳状黄铁矿等典型矿物的沉积矿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从作用机理来看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1、胞外过程:微生物通过产酶、产氨等作用影响改变胞外的pH、酶催化、离子聚集等沉积矿化环境;2、微生物细胞表面:通过改变EPS组分结构和膜壁通透性等特征来响应及应对沉积矿化环境,促使很多矿物在细胞表面成核-聚集-生长;3、微生物胞内也会积极响应矿化环境,很多活细胞都有协调胞外胞内矿化的能力,往往通过控制胞内矿化过程来减轻或者适应矿化环境。微生物诱导沉积矿化碳酸盐磷酸盐黄铁矿等典型矿物的研究,在地学油气勘探、环境治理及生物医学结石防治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微生物沉积矿化,碳酸/磷酸盐矿物,草莓状/皮壳状黄铁矿,科学意义,地质学矿物成因,环境治理,生物医学与结石防治
报告人
赵辉
生物工程系副主任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稿件作者
赵辉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闫华晓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韩作振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