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钼矿的生物可利用性调控了不产氧光合微生物的固氮过程
编号:17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9:15 浏览:28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生物固氮作用,是指固氮微生物通过固氮酶催化大气中的惰性氮气(N2)还原为活性氨氮(NH3)的过程,是早期地球主要生物可利用氮的来源。太古宙海洋中溶解态钼含量极低,钼主要赋存于辉钼矿、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结构中,即传统上认为难以被微生物利用。但是氮同位素地质记录与生物钟模拟结果显示,利用钼的固氮菌在中太古代已经繁盛。这是否暗示这些含钼矿物可以作为钼离子的来源,促进固氮酶的演化以及固氮作用的发生。通过在严格厌氧条件下,选取太古宙重要的固氮微生物即不产氧光合细菌,与辉钼矿共培养,以探究钼矿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实验结果显示,不产氧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通过分泌金属载体Rhodopetrobactin,从辉钼矿中获取钼离子来完成固氮过程,而辉钼矿的生物可利用性则与该菌株的固氮效率直接相关。本研究结果可能为太古宙缺钼海洋中钼固氮酶被广泛利用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固氮作用,辉钼矿,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矿物生物可利用性
稿件作者
周馨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盛益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董海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