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微生物种间甲醇转移产甲烷研究
编号:10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29:58 浏览:24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4日 09: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六] 专题六:地质微生物与能源转化(驱油、剩油气化、煤转气等) [6] 专题六:地质微生物与能源转化(驱油、剩油气化、煤转气等)

暂无文件

摘要
甲基营养型产甲烷古菌广泛存在于产甲烷生态系统中,表明甲基化合物在这些生态系统及碳循环中的普遍性和重要地位。然而,这些甲基化合物的来源仍然不完全清楚。我们发现,一株来源于油藏的嗜热厌氧细菌Zhaonella能够代谢甲酸生成甲醇,首次证实非甲基化合物通过分解代谢产甲醇的可能性。我们通过热力学计算以及培养实验证实,甲酸生成甲醇的代谢反应因代谢产物甲醇的积累而被抑制,但这种抑制可以通过甲基型产甲烷古菌消耗甲醇使其维持在较低浓度水平被解除(即“种间甲醇转移”)。据报道,有机物厌氧降解产甲烷代谢过程中存在由氢、甲酸和电子介导的种间氢转移、种间甲酸转移以及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细菌与产甲烷古菌之间由甲醇介导的种间甲醇转移互作现象代表了第四种互营代谢方式。这种新型的产甲醇代谢和互营关系为地下产甲烷生态系统中甲基化化合物来源以及甲基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的生态学地位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甲基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甲酸,甲醇,互营
报告人
黄艳
副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黄艳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KensukeIgarashi 北海道大学农学院
刘来雁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陆雅海 北京大学
KatoSouichiro 北海道大学农学院
NobuMasaru 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中心
承磊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