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FEM耦合的辊压工艺颗粒致密化过程模拟及集流体接触损伤行为研究
编号:6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09 22:34:44 浏览:43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辊压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会对极片微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在辊压过程中,活性颗粒会逐渐致密,并压入金属箔中进而损坏集流体。在此,我们研究了辊压后活性层微结构的演化、集流体表面形态和拉伸性能的变化。通过结合压缩试验、拉伸实验和模拟,建立了不同压力下极片孔隙率的预测模型,揭示了压缩力导致集流体拉伸强度降低的破坏机制。具体而言,提出了离散元法(DEM)与有限元法(FEM)相结合的 DEM-FEM 耦合方法,以表征活性颗粒压入后集流体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的力学特性与几何分布会显著影响辊压过程,并且随着压缩力的增加,集流体更容易发生断裂。本项研究工作可以为电极的制造及优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辊压,离散元,有限元,孔隙率,损伤
报告人
宋严杰
北京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宋严杰 北京理工大学
贺春旺 北京理工大学
陈浩森 北京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31日

    2024

    06月03日

    2024

  • 06月03日 2024

    摘要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颗粒学会
江苏省力学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