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北太平洋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示踪初探
编号:9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1:08:44 浏览:746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探究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组成,在了解硝酸盐参与的海洋氮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于2023年2至4月期间,在热带西北太平洋(8°N~21°N,126°E~130°E)开展了海水硝酸盐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表明,表层δ15N值总体呈“北低南高”的趋势,垂向分布上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δ18O与δ15N的相关性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明显受到生物作用、垂向混合、水团运移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最后,结合其他关键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如N*、∆(15-18)等,我们提出:热带西北太平洋氮氧同位素可能呈现出“三明治”结构,即表层固氮作用支持了新氮的向下出口生产,使得在暮光层上部富集了原位固氮的信号,但由于水团的强烈混合和/或层化作用,暮光层内出现了不同的氮氧同位素分布模式,且δ15N与δ18O的信号发生解耦,而在1000m以下则又收敛。本研究完善了对热带西北太平洋氮循环过程的认识,为探究水柱硝酸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一定的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