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全新世冲绳海槽氧化还原事件的磁学证据及其与黑潮演化的联系
编号:85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09:51:08 浏览:79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4、专题6.9(19日上午,205)

暂无文件

摘要
黑潮在塑造西太平洋海洋环境和沉积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早中全新世时期(EMH)冲绳海槽中黑潮的强度和路径演变仍存在争议。基于14C年代框架,本研究对冲绳海槽中部的SHDZ10和A4孔进行了环境磁学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研究。磁学证据表明,EMH之前冲绳海槽中部早期成岩作用较强,EMH以来减弱。结合地球化学结果,发现黑潮增强引发的深水通风是导致EMH以来氧化增强和早期成岩作用减弱的原因。综合附近钻孔中的此次氧化还原转变事件,发现该事件在EMH时期呈现千年际变化,可能指示了黑潮的周期性北向增强。本文揭示的EMH时期氧化还原转变事件的穿时性,将有助于提高冲绳海槽沉积物循环的认识。该研究表明环境磁学可以用于深水环流演变研究,并为探索海洋古环境提供新见解。


 
关键词
环境磁学,早期成岩作用,氧化还原状态,冲绳海槽,黑潮
报告人
王峰
讲师 汕头大学

稿件作者
王峰 汕头大学
王中波 汕头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