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碳泵效率:来自氨基酸氮同位素记录的新见解
编号:77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3:12:56 浏览:98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9]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13、专题1.12(20日上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海洋中的生物碳泵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表层水中的初级生产力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生物碳泵的效率一方面受到海洋中的氮循环过程及营养盐储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上层海洋的生态系统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利用过去十四万年以来赤道西太平洋MD10-3340站的单体氨基酸分子氮同位素记录同时重建了上层海洋氮循环的变化与群落结构的变化,利用两方面的信息综合反映生物碳泵的效率。本研究发现了赤道西太平洋固氮作用的显著岁差周期变化,以及潜在的海洋氮储库波动。更关键的是,本研究发现了冰期时上层水的生物群落结构更为复杂,而有机质沉降过程中经历的微生物降解作用较弱,二者共同指向了更大的碳埋藏潜力。
 
关键词
生物碳泵,碳氮循环,氮同位素
报告人
李琛
博士后 同济大学

稿件作者
李琛 同济大学
翦知湣 同济大学
党皓文 同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