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电流观测: 从十毫安到百千安
编号:76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47:57 浏览:78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6]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6、专题12.11(19日上午,226)

暂无文件

摘要
闪电电流作为闪电研究的一个基本参数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尽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设备, 从电晕放电阶段的毫安级电流脉冲到回击阶段数百千安的闪电电流的精确连续测量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 目前, 对于闪电通道中的电流探测下限普遍在安培量级, 从晕放电阶段过渡到闪电通道发展的先导阶段电流记录并不充分. 为了改进这一状况, 我们开发了一套抗冲击的闪电电流观测系统. 配合安装在深圳市气象观测梯度塔上的引流杆和0.25mΩ同轴分流器, 成功在2019和2020年观测到两例闪电上行先导发展前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数十至数百毫安电流脉冲, 并成功记录到了超过220kA的回击电流峰值. 结果显示, 我们研发的这套闪电电流观测系统已经实现了低于20毫安的噪声水平, 并可承受高达220千安的电流脉冲.
关键词
闪电,闪电电流测量,宽动态范围,低噪声
报告人
王绍阳
博士后 香港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王绍阳 香港理工大学
陈明理 香港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