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闪电的时空尺度特征
编号:75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46:56 浏览:724次
张贴报告
摘要
闪电的时空尺度作为描述闪电特征的重要参数,会受到雷暴对流强度、电荷结构和闪电类型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利用Oklahoma闪电探测阵列(OK-LMA)和美国国家闪电探测网(NLDN)的观测数据,对8次具有典型三极性电荷结构的常规雷暴工程中的云闪、负地闪、正地闪和双极性地闪的持续时间和水平延展距离(HED)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双极性地闪得益于其首次回击前、后的放电过程最长、空间延展最大,显示出最大的时空尺度。相比于负地闪,正地闪首次回击之前通常具有持续时间更久、空间延展更大的放电过程,因此其时空尺度大于负地闪。云闪则由于其在较小尺度范围的占比较高,其时空尺度是四类闪电中最小的。总体而言,云闪和负地闪的持续时间随闪电起始点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负地闪的变化主要由首次回击前的放电过程贡献。这两类闪电的HED都随着起始点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特征,峰值位于7 km高度处。
稿件作者
郑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潘赟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张义军
复旦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