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 Ma以来下蜀黄土物源演变及其对黄河冲积平原扩缩的指示
编号:7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3:04 浏览:82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7:2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专题11.2(18日下午,204)

暂无文件

摘要
黄河冲积平原的扩缩反映了黄河摆动范围的变化,地质历史时期黄河冲积平原的扩缩是认识黄河摆动自然控制因素的基础,对于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缺乏调查。下蜀黄土源自临近的黄河、淮河、长江等重要河流系统,研究其物源演变,有望认识这些河流系统的古环境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本研究以毗邻黄河冲积平原的下蜀黄土代表性区域六安地区典型剖面为研究材料,测定了该剖面47个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20个样品的Nd同位素组成和160个样品的粒度数据,以此开展物源演变分析,旨在获取相邻黄河冲积平原的古环境演变信息,并探讨其可能的古气候学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下蜀黄土代表性区域六安地区典型剖面的多个不易淋溶元素比值在S3/L3(~0.3 Ma)和S1/L1(~0.07 Ma)边界附近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主要是物源变化导致的,不是化学风化和粒度变化导致的。(2)该地区下蜀黄土在~0.3−0.07 Ma主要来自黄河冲积平原,在~1.1−0.3 Ma和<0.07 Ma主要来自淮河流域。这两次物源变化分别是黄河冲积平原在~0.3 Ma曾发生显著扩张、在~0.07 Ma曾发生明显收缩而导致的。华北平原南部下蜀黄土物源长期演变反映了黄河冲积平原最近~1 Ma以来的的阶段性扩缩历史。(3)若该阶段性扩缩是黄河冲积平原对气候变化的沉积物即时响应,那么华北平原在~0.3 Ma和~0.07 Ma可能存在区域气候-环境事件;若该阶段性扩缩是黄河冲积平原是对气候变化的沉积物滞后响应,那么这两次阶段性变化可能分别对应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和中布容气候转型(MBT),即黄河冲积平原的沉积响应时间为~0.4 Ma,明显长于第四纪时期全球气候变化主导周期,黄河冲积平原对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气候振荡可能具有缓冲作用。
关键词
物源,下蜀黄土,黄河,华北平原,中更新世转型,中布容转型
报告人
江奇达
助理研究员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稿件作者
江奇达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