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类火星河床倒置地貌调查:形态类型、沉积构造与发育环境
编号:71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3:04 浏览:116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河床倒置地貌是一种因河道沉积物抗蚀力高于河岸而使河床地形由负转正的地貌类型,记录了干旱区地表由水力沉积环境向风力侵蚀环境的转变,对揭示区域环境变化和地表过程具有潜在的价值。这种地貌在火星表面同样存在,对揭示火星地表过程、环境变化和演化历史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然而囿于火星有限的探测资料,查明其形成演化背后的环境信息需要先厘清地球上河床倒置地貌的成因机制。本研究基于经典地貌学思想,从广布于中国干旱区的河床倒置地貌形态特征出发,在查明不同形态类型河床倒置地貌的基础上,通过地貌格局分析和剖面挖掘反演其发育环境特征。初步结论:(1)根据单河道型河床倒置地貌的弯曲系数和顶部尖平度可将其形态分为平直状与弯曲状、尖顶状与平顶状,这些形态多以平直-尖顶状、平直-平顶状和弯曲-平顶状的组合形式出现。(2)通过对上述三类河床倒置地貌的所处地貌部位、物质组成和沉积构造等发育环境调查,发现控制平面形态(平直状与弯曲状)的环境因素是地形,而控制顶部形态(平顶状与尖顶状)的环境因素是下伏地层的性质。下一步工作将类比火星河床倒置地貌的成因机制。
关键词
类火星地貌,河床倒置地貌,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发育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