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侵蚀阻力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
编号:70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3:02 浏览:93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三峡水库运行具有反季节性水位调节的特点,形成了30 m为消落带。由于水库波浪和降雨径流作用,库区消落带遭受了严重的土壤侵蚀,威胁了三峡工程的运行安全。根据三峡水库调度方案,消落带高程越低,出露时间越晚,受到库水淹没时间越长,而高程越高,则出露时间越长,淹没时间也越短。库水消退后出露消落带水淹胁迫消失,随着出露时间的增加,土壤生境逐步改善,植被也逐渐恢复,从而影响土壤抗侵蚀能力。目前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抗侵蚀性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基于此,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期不同时间对不同高程土壤和植物进行监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生物量时空变化规律和消落带土壤分离能力变化趋势,并以细沟可蚀性临界剪切力描述土壤侵蚀阻力的时空演变特征,探究影响细沟可蚀性和临界剪切力的关键土壤性质。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为中度变异外,其他土壤性质均属于弱变异,而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属于强变异,植物性质的变异程度远高于土壤性质。细沟可蚀性在0.10 到0.17 s m–1, 平均值为0.13 s m–1,不同时间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58%,不同高程的平均变异系数为6.90%,说明时间对可蚀性的变化影响更大。临界剪切力在1.56到2.24 Pa, 平均值为1.86 Pa,不同时间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0.08%,不同高程的平均变异系数为6.59%,说明时间对临界剪切力的变化影响更大。细沟可蚀性与黏粒和粉粒显著正相关而与砂粒、有机质、团聚体稳定性则显著负相关,但临界剪切力仅与黏粒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性质均未出现显著性相关关系。本研究加深了消落带土壤侵蚀阻力时空变化的理解,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