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重力侵蚀时空特征及监测和预测方法研究
编号:69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3:00 浏览:89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5]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5、专题11.6(19日下午,204)

暂无文件

摘要
重力侵蚀是陡坡区域的主要地貌过程,也是沟道泥沙的重要来源,其影响因素多且非线性叠加,导致其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造成重力侵蚀监测极其困难,进而导致其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严重不足,制约重力侵蚀模型的发展。深入研究重力侵蚀时空特征和驱动机制,发展重力侵蚀高效监测方法,开发重力侵蚀预测模型,可为土壤侵蚀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估工具。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桥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流域进行控制测量、验证区域布设和原位观测区布设,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可靠性和时间序列完整性。并基于野外调查、定位观测、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UAV Laser Scanning,ULS)、无人机摄影测量(UAV Photogrammetry,UAV-P)、地面三维扫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和卫星遥感等技术,在2020-2023年连续4年获取桥沟流域重力侵蚀的发生位置、侵蚀类型、侵蚀量和降雨、土壤、植被、地形等多种影响因素,以及流域和原位观测区的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利用收集的流域多源数据,深刻理解重力侵蚀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并进行侵蚀监测和预测方法研究。
关键词
沟谷坡,重力侵蚀,时空变化,驱动机制,遥感监测,深度学习
报告人
李朋飞
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

稿件作者
李朋飞 西安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