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编号:68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2:58 浏览:85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4]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3、专题11.14(19日上午,212)

暂无文件

摘要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生态脆弱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辉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根据与保护区核心区的距离、植被和土壤的放牧强度指征设置4个放牧梯度,对植物功能性状、重要生态系统功能(生产力、养分条件、水分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放牧梯度上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变化规律,识别生物多样性成分在调控放牧强度对EMF影响中的相对重要性。研究表明,随着放牧强度增加,植物由缓慢生长的保守型性状向快速生长的获取型性状转变。放牧对EMF的直接影响是通过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和群落加权平均值的变化产生。多阈值模型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组分对65%左右阈值水平的EMF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草地可持续性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放牧,多功能性,功能多样性,呼伦贝尔草原
报告人
盛芝露
助理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稿件作者
盛芝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