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ediment of aeolian-fluvial interaction: a case study from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Valley, southern Tibetan
编号:67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2:57 浏览:83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8]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8、专题11.9、专题11.18(20日上午,B2鹭江厅VIP4)

暂无文件

摘要
风水交互作用在风沙地貌演变和沙漠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风水交互沉积在相互作用关系、驱动因素及发育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对于风水交互作用的分类标准并未统一,缺乏系统的研究体系。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雅鲁藏布江河谷为例,通过结合实地考察、遥感技术、地质地貌、沉积特征及成因,对雅江河谷风水交互沉积进行分类,以构建综合的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由5级16个类型组成,涵盖了从洪积扇风成沉积到湖岸风成沉积,以及高阶地沙丘系统、河漫滩-低阶地沙丘系统和心滩/江心洲沙丘系统等多种类型。每种分类都根据沉积相、体系结构元素的几何形态及其相关特性,以三维沉积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其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干旱区地貌动力学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丰富了风沙地貌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风水交互作用,雅鲁藏布江,分类体系,沉积特征
报告人
袁文杰
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袁文杰 北京师范大学
严平 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